習慣決定命運-蔡志華
大千世界中的蕓蕓眾生,為什么有的人春風得意,有的人卻黯然無光;為什么有的人財運亨通,有的人卻一貧如洗;為什么有的人平安吉祥,有的人卻災禍不斷?人們的這些不同命運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其實就是各人不同的“習慣”所導致的。教育的目的歸根結底是培養(yǎng)習慣,因為習慣形成品質(zhì),品質(zhì)決定命運。
一、對習慣的認識
習慣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處世態(tài)度,習慣是由一再重復的思想行為形成的。習慣具有很強的慣性,象轉(zhuǎn)動的車輪一樣。“習慣成自然”,這句話告訴我們,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改變了。
有人看馬戲演出時注意到,一頭大象被安靜地栓在一根小小的木樁上。大象為什么不把那么小的木樁連根拔起,然后伺機逃跑呢?”訓象員解釋道,當大象還很小、力氣也不大的時候,它便被一根粗鎖鏈栓到了一根牢固的鐵柱上。每天小象都會拼命地試圖掙脫鎖鏈逃跑,但是,它的每次嘗試均以失敗而告終。最后,小象得出結論,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鎖鏈都牢不可破,鐵柱也會毫不動搖。于是,小象放棄了努力,從此不再嘗試。日復一日,這一習慣逐步鞏固,直到小象長成大象,它仍然習慣性地堅信自己永遠不可能挪動那根栓住它的樁子,無論樁子是否真正結實和牢固。
有一群青蛙組織了一場攀爬比賽,比賽的終點是一個非常高的鐵塔的塔頂。一大群青蛙圍著鐵塔看比賽,給它們加油。比賽開始了,老實說:群蛙中沒有誰相信這些小小的青蛙會到達塔頂,他們都在議論:“這太難了!它們肯定到不了塔頂!他們絕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聽到這些,一只接一只的青蛙開始泄氣了,除了那些情緒高漲的幾只還在往上爬。群蛙繼續(xù)喊著:“這太難了!沒有誰能爬上頂?shù)?!”越來越多的青蛙累壞了,退出了比賽。但有一只卻還在越爬越高,一點沒有放棄的意思。最后,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賽,只有它費了很大的勁,終于成為唯一一只到達塔頂?shù)膭倮?。其他所有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么成功的?有一只青蛙跑上前去問那只勝利者它哪來那么大的力氣跑完全程?它發(fā)現(xiàn)這只青蛙是個聾子!
這個故事的寓意:永遠不要聽信那些習慣消極悲觀看問題的人,因為他們只會粉碎你內(nèi)心最美好的夢想與希望!人總是要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當有人告訴你你的夢想不可能成真時,你要變成“聾子”!要總是想著,我一定能做到!
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yè)高薪招聘應屆大學畢業(yè)生,對學歷、外語的要求都很高。應聘的大學生過五關斬六將,到了最后一關:總經(jīng)理面試。一見面,總經(jīng)理說:“很抱歉,年輕人,我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這僅剩的幾位大學生們都說:“沒問題,您去吧,我們等您?!苯?jīng)理走了,大學生們閑著沒事,圍著經(jīng)理的大寫字臺看,只見上面文件一疊,信一疊,資料一疊。都是些什么呢?于是你看這一疊,我看這一疊,看完了還交換:哎喲,這個好看,哎喲,那個好看。10分鐘后,總經(jīng)理回來了,他說:“面試已經(jīng)結束,你們?nèi)紱]有被錄用。”大學生們個個瞪大了眼睛,“這是怎么回事,面試還沒開始呢?”總經(jīng)理說:“我不在的這一段時間,你們的表現(xiàn)就是面試。很遺憾,本公司從來不錄用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span>
大家想一想,能夠最后參加總經(jīng)理面試的這幾位學生,是從千軍萬馬中挑選出來的,難道他們還不夠優(yōu)秀嗎?這家公司為什么不錄用他們呢?是的,真正優(yōu)秀的學生是養(yǎng)成了良好習慣的學生,而這幾位大學生沒有養(yǎng)成尊重他人,未經(jīng)允許不亂翻他人東西的好習慣。
20世紀60年代,蘇聯(lián)發(fā)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宇航員叫加加林。當時挑選第一個上太空的人選時,有這么一個插曲,幾十個宇航員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的時候,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了。他覺得:“這么貴重的一個艙,怎么能穿著鞋進去呢?”就加加林的這一個動作,讓主設計師非常感動。他想:只有把這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薦下,加加林就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
剛才講的故事當中,回答了這個問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本褪钦f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有了好習慣的人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人,一身壞習慣的人會讓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寧。
你能不能擔重任,能不能讓人放心,會不會辦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習慣有關。愛因斯坦說:“什么是教育?當你把你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一個人碰到事情的時候,不可能說“等我想想我受過哪些教育,老師怎么說的,我想想……”那肯定不行。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質(zhì)。什么是忘不掉?習慣就是忘不掉的。它成為一種自動化的行為、穩(wěn)定的行為,比方說,一個人見了人就問你好;做錯事,一定會道歉;辦重要的事一定要確認等等,這就是習慣。
二、習慣對人生的影響
一個良好的習慣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培養(yǎng)高雅的心靈品格和嚴謹?shù)纳钭黠L,不但能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更加自在、得體大方、更加自信、如魚得水;同時嚴謹?shù)纳钭黠L又能養(yǎng)成嚴謹?shù)乃季S習慣,使自己在處理工作事業(yè)和人生重大問題時不至于因為粗心散漫而犯大錯。好習慣是一筆財富,會讓我們受用終身;壞習慣是一道枷鎖,足可以讓你成為奴隸。如果你臟,你就是疾病的奴隸;如果你懶,你就是貧賤的奴隸;如果你饞,你就是丑陋的奴隸;如果你貪,你就是災難的奴隸;如果你傲,你就是討厭的奴隸……你都是奴隸了,你還有幸福可言嗎?好習慣使人受益終身,壞習慣讓人兇災禍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決定命運”。
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第一個方面好處是,可以發(fā)揮下意識的作用。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的下意識會隨時隨地按照平時習慣做那些與學習相關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覺中,事情做得輕輕松松,有條有理。好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便可終身受益。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談及習慣時說:有時事務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生活的秘訣實際上在于把90%的生活變成習慣,這樣你就可以習慣成自然了。
環(huán)境對習慣的養(yǎng)成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為提高人的素質(zhì),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十分重要,其中制度規(guī)范輿論風氣都至為關鍵。雖然習慣的養(yǎng)成與環(huán)境密切相連,但是人又有著主觀能動性,可以在理性的指引下,有意識地培養(yǎng)習慣,客觀環(huán)境和主觀努力相輔相成。習慣養(yǎng)成在主觀上避不開情與理,脫離理智引導任由情感誘使難成正果,但理智不能轉(zhuǎn)化為情感,也不成其為習慣。就說廉潔行為,如放任情感,就只能免談,但僅訴諸理智,透著勉強不說還不保險,唯有公私分明養(yǎng)成習慣,會享受廉潔的心理愉悅,境界才是上品,才可靠。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個方面的好處是,可以通過生物鐘、通過條件反射自動提醒你自覺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時起床,自覺地為上學做好一切準備;上課鈴聲一響自覺跑回教----課的準備;放學回家,定時做作業(yè)。這些事情,對于一個有良好習慣的人來說,幾乎都是靠生物鐘、靠條件反射來自動控制的。如果不是靠習慣,這許許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來就會顯得手忙腳亂,甚至丟三落四,以至于使你動輒被動,造成心煩意亂。
烏申斯基還說:“好習慣是人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chuàng)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chǎn)的地步?!蔽腋爬ㄒ幌戮褪牵耗闳绻B(yǎng)成了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養(yǎng)成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習慣一旦養(yǎng)成,便用不著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fā)生作用了。”那位窮人苦苦尋覓了多少年的寶石,當他真的找到后,卻隨手扔到了海里,就是因為往海里扔石頭的習慣性動作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遺憾不已的蠢事?!傲晳T真是一種頑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迸喔脑?,就像是對那個窮人說的,準確、深刻!即使是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也不無警示意義。要成就學業(yè)、事業(yè),要擁有美好的人生,必需養(yǎng)成好習慣,讓其服務于我們。否則,我們也可能把點鐵成金石扔到海里,而且是不由自主的。
三、學生中常見的不良行為習慣
01.感情脆弱,適應力差 02.自私自利,不顧他人 03.奇裝異服,怪模怪樣 04.食不用碗,隨處亂扔 05.房間雜亂,惡臭難聞 06.大搖大擺,摟肩搭背 07.臟話連篇,毫無遮掩 08.破壞公物,亂涂亂畫 09.目無法紀,我行我素 10.衣食住行,不懂安全
有以上八大美德的同學,你預測過你將來的命運嗎?
四、如何培養(yǎng)好習慣
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人們的日常行為習慣都是在有意和無意中形成的,不良習慣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而良好習慣肯定是在有意識之中才能形成。
習慣可以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中形成,也可以在無意識狀態(tài)中形成。而良好的習慣必然在有意識的訓練中形成,不允許也不可能在無意識中自發(fā)的形成,這是好習慣與不良習慣的根本區(qū)別。不良習慣形成以后,要改變它是十分困難的,俗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span>
從根本上講,任何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不會是輕而易舉的。要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要深知習慣的重要性,因為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才會有培養(yǎng)這個習慣的強烈愿望。
第二、虛心接受老師的監(jiān)督和教育。監(jiān)督就能逐步制止不良習慣,改掉不良習慣;教育能培養(yǎng)良好習慣。好人是教出來的,畜生也是教出來的,如果你不教給他人道,他就會慢慢變成畜生。
第三、辨別是非美丑,發(fā)誓棄惡揚善。
第四、學習傳統(tǒng)文化,踐行圣賢教育。古人說,三天不讀圣賢書,便覺面目可憎。
第五、明白因果報應,喚醒敬畏之心
1.命由心造,福自我求;心正行正,吉祥平安;心邪行邪,兇災禍患。
2.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善心善行,感召善人;惡心惡行,感召惡人。福是修來的,禍是召來的。
3.人做惡事,警察不找你,自然規(guī)律會找你。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4.人以善感,天以福應;人以惡感,天以災應。
5.觀音菩薩圣訓: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第六、弘揚依法治國,落實依法治校,用制度和紀律來打壓壞習慣,培養(yǎng)好習慣。
1.《十條禁令》 2.《學生德育檔案》 3.《告家長書》